春日的风刚吹软冻土时,办公楼后那片闲置了许久的空地,还堆着许多枯枝与碎石。谁也没想到,半年后的现在,这里会成为全公司最热闹的 “宝藏地”—— 挂满枝头的番茄红得透亮,黄瓜顶着嫩黄的花垂在架下,就连墙角的薄荷都攒着劲儿地冒新芽。这片小菜园的每一寸变化,都藏着同事们沾满泥土的手掌温度。
铁锹与汗水,唤醒沉睡的土地

三月的周末,董事长给大家发起 “开荒召集令” 时,响应的人很踊跃。记得那天阳光正好,平时敲键盘的手握住铁锹,才知道翻土是件力气活。在财务部王姐的带领下,个个跃跃欲试。研发部的张伟卷着裤腿,一铲子下去带起块大土坷垃,笑着说:“这比敲代码累多了!” 公司的小伙子们没干过农活,蹲在地上一点点捡石子,指甲缝里嵌进泥也不在意。

历时一个月,十几号人轮着班干。有人负责把板结的土地耕松,有人找来腐熟的有机肥拌匀,还有人用竹竿围起简易的栅栏。董事长还找专人把土地打格子铺上横平竖直的石板路。当最后一锨土铺平,大家望着这片泛着油光的黑土地,脸上的汗珠子混着笑意往下淌。那时谁也说不清会种出什么,但眼里的期待比春日的阳光还亮。
播下种子,也播下等待的欣喜

清明前后,同事们早就备齐了种子:番茄、黄瓜、辣椒、茄子,甚至还有几包香菜和生菜。第一次播种那天,财务部的宋经理特意查了农谚,“清明前后,种瓜点豆”,他拿着小镊子把黄瓜籽放进挖好的浅坑,动作比敲计算器算账还认真。每天午休,菜地里总能聚起几个人,蹲在自己的 “责任田” 前瞅半天,就算没有参与播种的同事也喜欢在菜地的小路间走一走,心情也会大好起来。毕竟每谁还没有一个山水田园的梦想呢。
破土而出的惊喜,藏在每片新叶里

大概两周后的清晨,保洁阿姨第一个发现了惊喜 —— 几株顶着种壳的嫩芽从土里钻了出来,像举着小绿旗的士兵。那天的午休时间,菜地里挤满了人,大家踮着脚看,生怕踩坏了刚冒头的小苗。

最让人着急的是辣椒苗,别的作物都长到半尺高了,它才慢悠悠地探出两片圆叶。负责照看的王姐急得天天来观察,甚至把自己泡的淘米水攒着浇下去。直到某天早上,他兴奋地发了段视频:“看!我的辣椒长新叶了!” 屏幕里,几片嫩绿的新叶在风中轻轻晃,像在跟大家打招呼。
搭架引藤,让生长有了方向

五月的雨一场接一场,藤蔓类的作物开始疯长。黄瓜和番茄的枝条没几天就爬得乱七八糟,研发部的小伙子们找来竹竿和绳子,三下五除二搭起了攀爬架。他们笑着说:“这跟搭服务器机架差不多,得结实还得美观。”

给番茄打杈、给黄瓜引藤成了新的日常。有人专门查了教程,说打掉侧枝能让养分集中,大家就拿着小剪刀小心翼翼地修剪。某天发现黄瓜藤悄悄缠上竹竿,顺着架子往上爬时,办公室里像过节一样热闹。那些曾经纤细的枝条,如今正借着支架的力量,向着阳光奋力生长,就像我们并肩作战时,总能找到向上的力量。
硕果累累,是劳动最甜的馈赠

七月的菜园彻底变了模样。番茄枝上挂着青红相间的果子,摘一个咬下去,酸甜的汁水溅在嘴角;顶花带刺的黄瓜咬起来嘎嘣脆,比超市买的多了股清甜味;紫莹莹的茄子垂在叶间,辣椒像小灯笼似的挂满枝头。

第一次采收那天,全公司的人都涌到菜园。宋经理摘了根最长的黄瓜,举着跟大家合影;王姐的辣椒红了好几个,她摘下来说要做虎皮辣椒给大家尝尝;志哥的番茄虽然还没全红,但已经有人预定了 “第一口”。

装菜的竹篮很快满了,大家捧着自己种的蔬菜,脸上的笑容比熟透的果子还甜。有人说:“这才是真正的有机蔬菜,吃着放心。” 有人感慨:“原来一粒种子长成果实,要付出这么多耐心。”

现在的菜园依旧热闹,摘完一茬又冒出新的嫩芽。这片土地教会我们的,从来不止是种菜的技巧。那些一起挥汗的午后,那些等待发芽的清晨,那些分享收获的笑脸,早已把 “耕耘” 与 “收获” 的意义,悄悄种进了每个人心里。下一次采收,你要来尝尝我们亲手种的蔬菜吗?
Copyright © 意诚新能(苏州)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:苏ICP备19076147号
技术支持:[飞捷网络] 统计代码放置
管理员
该内容暂无评论